首页/ 民航资讯/ 高铁网络完善后,国内飞机真要“退休”了吗?数据揭秘未来出行真

高铁网络完善后,国内飞机真要“退休”了吗?数据揭秘未来出行真

民航新闻 08月03日 09:14 阅读1

点点头像,关注航空微出行,了解更多民航出行资讯。

想象一下:早上在广州喝完早茶,中午就能到北京吃烤鸭,晚上还能回上海外滩看夜景——这不是科幻片,而是中国高铁网络正在实现的出行奇迹。随着我国高铁里程突破4.2万公里,一个灵魂拷问浮出水面:等高铁网络彻底完善了,我们还需要坐飞机吗?

高铁VS飞机的"巅峰对决"中国高铁已经拿下多个世界第一:运营里程最长、在建规模最大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。从北京到上海,复兴号最快仅需4小时18分,这个时间已经碾压了"机场值机+候机+飞行+取行李"的全流程耗时。更别说高铁的准点率常年保持在95%以上,而民航平均准点率约为80%。特别是在500-1000公里的中短途出行中,高铁已经实现全方位碾压。

但飞机真的会退出历史舞台吗?数据告诉我们另一个故事:2023年民航旅客运输量达6.2亿人次,同比增长146%。当距离超过1200公里时,飞机的速度优势开始显现。北京飞广州只需3小时,而高铁最快也要7小时38分。更关键的是,我国还有83%的县级行政区没有铁路直达,这些地区仍然依赖航空运输。

未来交通的"黄金组合"实际上,高铁与飞机正在形成奇妙的"竞合关系"。在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城市群,高铁承担着"城市公交"功能;而长距离跨区域出行中,飞机仍是首选。最典型的案例是成都-重庆航线,高铁开通后航班数量不减反增——因为高铁带来了更多中转旅客。

更值得期待的是"空铁联运"模式。上海虹桥枢纽就是典范:乘客下飞机后步行5分钟就能换乘高铁,这种无缝衔接让两种交通工具实现1+1>2的效果。数据显示,采用空铁联运的旅客平均节约出行时间2小时以上。

写在最后与其说高铁会取代飞机,不如说两者将重新划分"势力范围"。当高铁网络最终完善时,我们迎来的不会是某种交通工具的消失,而是一个多种交通方式智能衔接的新时代。下次出行时,不妨联系一下航空微出行客服比较下时间和价格——聪明的选择,往往藏在数据里。

你在长途出行时更偏爱高铁还是飞机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出行故事!

温馨提示:
购买机票您可以通过微信搜索【航空微出行】小程序或服务号,无需下载APP,在线实时查询航班预订特价机票,支持无成人陪伴儿童,无陪青少年,无陪老人,补订儿童、婴儿票等特殊旅客机票订购服务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