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时随地订机票、无陪购票、添加儿童婴儿
候机时突然收到航班延误或取消的通知,任谁都会心头一紧。但慌乱解决不了问题,搞懂权益边界、掌握维权方法,才能从容应对。这份超实用指南,建议收藏备用!
一、先分清责任:这是拿赔偿的关键
赔偿与否、赔多少,核心看是否为航空公司责任,国内外规则差异很大,千万别搞混。
国内航班:责任划分决定权益
- 航空公司责任:包括机械故障、航班调配、机组人员问题、机务维护等可控因素。这种情况不仅能获经济补偿,还能享受免费服务。
- 非航空公司责任:如天气原因、空中交通管制、安检问题、突发事件等不可抗因素。此时航司仅提供改期或退票服务,食宿等费用需自行承担。
国际航班:区域规则差异大
- 欧盟境内/欧盟航司(如汉莎、法航):最“给力”的规则。除极端天气、恐怖袭击等极少数情况,延误3小时以上(短途)或4小时以上(长途),可获250-600欧元定额赔偿,同时免费提供餐饮、住宿和交通。航班取消可7天内全额退票,已乘坐的前段航程费用也能退。
- 美国航班:无强制赔偿规定,航司通常提供代金券、免费改期,偶尔有餐饮补贴,现金赔偿基本无望。
特殊提醒:廉航有“坑”
春秋航空、中国联航等廉航有特殊约定,部分廉航明确“无论何种原因,不提供经济补偿”,购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条款 。
二、赔偿标准:国内国际清晰列
国内主流航司补偿标准(航空公司责任)
国航、南航、东航、海航等主流航司均采用此标准,补偿可选择现金、购票折扣或里程等形式 。部分省内航线补偿上限为200元/人,具体以航司规定为准。
无论国内还是国际航班,航班取消后乘客均有两项核心选择:
1. 改期:要求航司安排最早可用航班,欧盟航司还可协助转至其他航司。
2. 退票:申请全额退票,国内航司1-7天到账,欧盟航司需7天内处理完毕。
因取消产生的住宿费、交通费,保留发票后可向航司申请报销,欧盟航司对此有明确义务。
三、维权三步走:从准备到落地
第一步:提前准备+现场取证
维权的关键是“凭证”,从购票到航班变动,全程做好材料留存:
- 购票凭证:行程单、购票协议、支付记录截图。
- 航班信息:短信通知、机场显示屏信息截图。
- 官方证明:到机场柜台开具《航班延误/取消证明》,这是保险理赔和航司补偿的核心依据。
- 额外损失凭证:因延误/取消产生的住宿费、交通费、餐饮费等发票,需清晰标注日期和消费场景。
第二步:主动沟通,优先现场处理
航班变动后,“等通知”不如“主动办”,现场处理效率远高于电话客服:
1. 第一时间到航司柜台核实信息,明确延误/取消原因和预计时长。
2. 按责任提出诉求:航司责任直接索要经济补偿和免费服务;非航司责任优先确认改期或退票方案。
3. 若延误超6小时影响后续行程,可要求改乘最早航班或全额退票,避免无谓等待。
四、避坑指南:这些技巧能省大事
1. 选航司有技巧:优先选出发机场的基地航司(如北京选国航、上海选东航),调度更灵活,准点率更高;国际出行避开罢工高频航司。
2. 保险别乱买:选延误险要确认3个关键点:是否含廉航和国际航班、赔付门槛(延误2小时还是到达延误3小时)、是否覆盖食宿交通。很多白金信用卡自带“旅行不便险”,用其支付机票款(或80%以上旅游费),延误4小时即可理赔,部分还能领500元定额津贴。
航班变动难免发生,与其现场争执,不如提前备好攻略。记住:分清责任、留好凭证、主动维权,才能让自己的权益不“延误”!